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手机在线国产精品,欧美在线小视频,欧美色视频日本高清在线观看,色婷婷日日网,日韩免费小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文化頻道>>文化>>正文
花前品茗有提爐
2025年09月29日 09時18分   忻州日報·文化旅游周刊

古代士大夫最重悠游山水,如何讓游山觀水愜意舒適,就成了他們興致勃勃長期鉆研的課題。明代人發(fā)明出一款“提爐”,讓文人雅士身處山野,于花下小坐時,也可以品一盞清茗,喝一杯美酒。

明代戲曲家高濂編撰的《遵生八箋》,可謂士大夫精致生活的指導書,書中仔細介紹了提爐的形制與結構,還附上了插圖。書云:“式如提盒,亦余制也。高一尺八寸,闊一尺,長一尺二寸,作三撞。下層一格,如方匣,內用銅造水火爐,身如匣方,坐嵌匣內。中分二孔,左孔炷火,置茶壺以供茶;右孔注湯,置一桶子小鑊有蓋,頓湯中煮酒。長日午余,此鑊可煮粥供客。傍鑿一小孔,出灰進風。其壺鑊迥出爐格上,太露不雅,外作如下格方匣一格,但不用底以罩之,便壺鑊不外見也。一虛一實共二格,上加一格,置底蓋以裝炭,總三格成一架,上可箾關,與提盒作一副也?!?/p>

根據文字與插圖可以看出,提爐的靈感來自當時普遍使用的“三撞”,即三層式提盒,由可以靈活組裝或分卸的幾部分組成,包括一個帶有底座的提梁架、兩層方屜盒、一個四方形圍框,以及一只銅質四方形的水火爐。兩層屜盒與四方形圍框在外徑上尺寸一致,且彼此采用子母口套合,可以按照一層屜盒在下、四方形圍框在中、一層屜盒在上的形式疊置,并依靠子母口嵌合牢固。下層方屜盒的外徑尺寸要與提梁架底座上的淺凹槽正好相當,這樣在移動過程中,屜盒就能牢固嵌置在底座的凹槽內,不會脫落。整套配置中最重要的組件是一只小銅火爐,這只銅爐亦為四方形,外徑與下層屜盒的內徑相當,可以恰好放置在屜內,不會晃動。此爐之所以名為“水火爐”,是因為爐體的內部用銅板隔為左右兩個用途不同的區(qū)域,分別發(fā)揮煮水風爐與燙酒器的功能。左半部的頂面安有圓形灶,可以放入火炭,在其側壁上則開有火門,用以通風、清灰,因此只要將特制的茶壺置于灶上,就可以隨時生火煮水,沖茶品茗;右半部則僅在頂面開有一個圓口,使用的時候通過圓口向內注入熱水,然后把一只與圓口大小相配的帶蓋小桶放入其中,再把酒注入小桶,將酒燙熱。小桶是為了組合方便精心設計的,還可以擔任袖珍煮鍋的角色,故《遵生八箋》中稱其為“小鑊”。游玩中肚子餓時,還可以隨時把這只小桶放到灶口上,煮粥或者其他便于快速制作的飲食,就地來一頓野餐。

《遵生八箋》里的提爐

出發(fā)前的組合程序是這樣的:先把小銅爐放入底屜盒當中,將底屜盒嵌置在提梁架底座的淺槽里。然后將特別配置的小茶壺插入灶眼,把帶蓋小桶插入注水孔,這一壺一桶皆經精心設計,底部的一部分能夠深嵌到灶眼、注水孔之內,由此安穩(wěn)直立,不動不搖,等于是將小爐作為了置物架。接下來將四方形圍框疊套在底層屜盒之上,把插立在爐頂的小壺、小桶罩合起來,最后以上層屜盒疊置于四方形圍框之上。上屜盒用于盛放銅爐所需的木炭,盒口以一面罩蓋加以閉覆,按照當時流行的提盒形式,在罩蓋與提梁之間裝設插栓。只要自提梁上將栓銷向下插入罩蓋內,三層盒、框便牢牢地嵌合成一體,固定在提梁架內。如此,便可以很方便地攜帶提爐外出,絕無安全之虞。使用時只需拔開栓銷,將三層套疊的木屜拆散,自底盒內取出小爐。就憑這只小小的銅水火爐,出游之人可以隨時對著青山綠水煮酒暢飲,在花前柳下以香茶遣興。

近年來,野外露營和自駕游流行,戶外露營用具也隨之豐富起來,包括各種露營炊具套裝。也許可以將明代提爐加以現代化翻新,制成一只便攜式茗飲匣,下層安設以電池加熱的咖啡機、袖珍爐,中層放置咖啡具與茶具,上層裝盛咖啡茶葉與甜點,讓人們出游期間可以隨時動手調配一些適口茶點。(孟暉)

(責任編輯:盧相?。?/span>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