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手机在线国产精品,欧美在线小视频,欧美色视频日本高清在线观看,色婷婷日日网,日韩免费小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文化頻道>>文化>>正文
河曲民歌唱響并州
2023年09月20日 09時12分   忻州日報·文化旅游周刊

或曲調婉轉述說思念之情,或歌聲洪亮傳達進取之意。9月10日晚,紀念《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20周年活動暨2023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曲民歌)傳承人研修培訓班結業(yè)說唱音樂會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宮(音樂廳)舉辦。極具地方特色的河曲民歌唱響并州。

此次音樂會以語言講述的形式,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tài)衍化中所保留的珍貴特質與新時代文化價值導向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說唱”音樂主題。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美蘭、杜煥榮,國家一級演員王掌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混良、張曉霞、胡秀珍及研修培訓班全體學員共同演繹19首經典河曲民歌。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3年10月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上通過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最重要且影響最廣泛的國際性公約。通過20周年以來,非遺保護理念越來越多元,我國的非遺保護實踐也越寫越精彩,非遺學、非遺專業(yè)、非遺學科等逐步建立。目前已有43項非遺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人類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山西非遺資源歷史悠久、傳承有序、文化精湛、特色鮮明,為我國非遺保護事業(yè)提供了案例支撐和價值賦能,同時,也豐富和發(fā)展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精神和非遺保護理論。2022年4月,山西省文旅廳制定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山西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更加完善,“鄉(xiāng)村文化記憶工程”全面鋪開。

2023年8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辦,山西省文旅廳、中北大學承辦的2023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曲民歌)傳承人研修培訓班開班以來,共邀請國內3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為學員講授理論課、拓展課、實踐課,培訓總學時達220課時,參與培訓的非遺傳承人、技藝從業(yè)者、項目持有者共計110余人,挖掘、整理河曲傳統(tǒng)民歌近50余首,排演河曲民歌30余首,整理非遺傳承人口述材料近12萬字(擬錄專著),帶隊交流、研討及走訪30余次。切實幫助“河曲民歌”非遺傳承人強基礎、拓眼界,增強文化自信,有效提高了非遺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提升了保護傳承水平,凸顯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和時代價值。趙麗娜

(責任編輯:盧相?。?/span>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wǎng)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wǎng)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wǎng)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