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前仆后繼、奮勇前進,他們的英名萬古流芳,他們的功績彪炳千秋,他們的精神世代傳承……
激活和傳承紅色基因是新時期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一個重要方法。我們要以百年黨史為切入口,充分挖掘紅色革命歷史,以“小故事”講述“大道理”,用全面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讓黨史發(fā)聲,用層次豐富的課程板塊與歷史對話,用個性鮮亮的課程內容給人以思想啟迪,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紅色基因是新時代長征路上的精神食糧,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山西作為中國革命重要的策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大批英模人物。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山西紅色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以紅色課程為抓手,以紅色故事為載體,以紅色研學為支撐,讓人們從黨的光榮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前進動力。
打造精品黨課,輸出紅色營養(yǎng)。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我們要以紅色故事為載體,不斷豐富課堂內容,使真理性與故事性相融,價值引導與現(xiàn)實表達貫通。比如,舉辦有思想內涵的陳列展覽。一方面,要全面加強主題陳列的審查把關,在確保展陳導向正確、史實準確的基礎上,不斷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引領。另一方面,可以成立專門的研究部門,重點挖掘革命文物、歷史人物與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價值內涵,增強陳列內容的吸引力和價值引領力。
開展紅色研學,激活紅色細胞。理論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方能真實地被感知體驗、通達內心。比如,依托革命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紅色研學。再比如,紅色研學可以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將思政課堂搬到革命歷史現(xiàn)場,讓學生感受歷史溫度,觸景生情,接受心靈洗禮,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的共鳴與認同,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薪火不息。
夯實師資力量,提供有溫度的講解服務。講解人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講員和傳播者,是“生動課堂”的基本師資力量。通過解決優(yōu)秀講解員編制、提高講解員待遇等措施,堅持事業(yè)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確保講解員隊伍的相對穩(wěn)定。通過外派學習、集中培訓、以賽促訓等方式,有效提升講解員的政治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服務水平。通過舉辦講“特殊黨課”等比賽活動,為講解員搭建施展才華的公共舞臺、學習交流的互動平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流動講臺,培育一批政治過硬、業(yè)務精湛的優(yōu)秀人才。
拓展課外訓練,開展有特色的主題活動。組織好主題教育活動,是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課堂”的有效途徑。緊扣老一輩革命家誕辰、革命歷史事件紀念日和傳統(tǒng)節(jié)日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舉辦重大紀念活動和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王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