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為防控,家國情懷赤子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中國人歷來抱有家國情懷,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倡導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講求自由和自律統(tǒng)一、權利和責任統(tǒng)一。”
年味愈來愈濃,防控越來越嚴。如何在揮之不去的回家過年情結與秣馬厲兵的疫情防控舉措之間加以取舍,的的確確讓原本打算返鄉(xiāng)團圓的人們頗費思量。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fā)了《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合理有序引導群眾就地過年”:疫情高風險地區(qū)群眾均應就地過年;中風險地區(qū)群眾原則上就地過年;低風險地區(qū)倡導群眾就地過年。1月25日,山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和春節(jié)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出臺25條嚴絲合縫的防控措施,提倡就地過年、小家庭居家過年、線上聯(lián)歡、網(wǎng)絡拜年,減少節(jié)日期間人員流動和旅途風險;堅持黨政機關先行、黨員干部帶頭,非必要不返鄉(xiāng)、不離晉;嚴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qū),勸導中高風險地區(qū)人員不返晉;鼓勵各地政府和企業(yè)通過發(fā)放春節(jié)補貼福利留工穩(wěn)崗,倡議農民工就地過年,做好節(jié)日期間對務工人員的生活保障和組織管理。
國家明確提議倡導,國民理當自覺響應。矢志不渝的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動能。作為中國人的你我他,只要從家國情懷的寬廣視野出發(fā),就能打心底兒擁護支持、身體力行就地過年的新年俗,自覺自愿地生成齊心協(xié)力抗疫魔、守望相助渡時艱的理性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有了“自由與自律統(tǒng)一”的理性認同,我們就會倍加珍惜去年減少人員流動取得抗疫成功的寶貴經驗,天下為公、克己奉公地保持就地過年是斬斷疫情魔爪有效手段的清醒認知,進而從理性上認同國家就地過年的提議倡導;有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情感認同,我們就會倍加張揚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中的濃濃家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地確立為了國家防控疫情大事情而舍棄個人回家過年小情結的犧牲意識,進而從情感上認同國家就地過年的提議倡導;有了“權利和責任統(tǒng)一”的行為認同,我們就會倍加激發(fā)為了群體大幸福而暫時放下個體小確幸的高尚情操,和衷共濟、風雨同舟地生成個人行為都應以國家行動為轉移的大局觀念,進而從行為上認同國家就地過年的提議倡導。
祖國大家庭的歲月靜好,離不開個體小家庭的負重前行。暫時告別一年一度的闔家歡,是為了未來更好的大團圓。把回家過年的慣例更改為就地過年的新俗,不只是疫情防控的客觀要求,更是你我他的特殊付出和無私奉獻。就地過年,留下的是在外游子回歸故里的急切腳步,涌動的卻是中國人歷來抱有的家國情懷。在偉大祖國的精心呵護下,在就地過年的和衷共濟下,我們定能驅除疫魔,迎來春暖花開。
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