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代縣,文化藝術出版園地正呈現出繁華似錦、春色滿園的喜人景象,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引起較大的反響。2016年3月23日上午,代縣縣委宣傳部組織召開《代縣人文叢書》出版發(fā)行暨繁榮雁門文化座談會,慶祝《代縣人文叢書》由三晉出版社正式出版。叢書編委會成員及代縣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在座談會上紛紛發(fā)言,暢談十年來代縣文化藝術出版事業(yè)所取得的成果。
十年創(chuàng)作的豐碩成果
從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是代縣縣委、縣政府實施“文化強縣”戰(zhàn)略,促進雁門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十年,也是代縣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出版成果極為豐碩的十年。據不完全統(tǒng)計,十年中,代縣人創(chuàng)作、出版的小說、詩歌、散文、名人傳記、文化專著、各類畫冊多達50余部。
十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代縣文化、出版事業(yè)緊緊圍繞文化強縣的戰(zhàn)略目標,抓隊伍,推新人,出作品,上水平,文化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文學新人不斷涌現出來,各類優(yōu)秀圖書不斷出版發(fā)行。先后在遠方出版社推出《雁門文叢》和《滹沱河文叢》兩套大型文化叢書,出版了《雁門詩抄》、《雁門碑抄》、《走進名城代縣》、《代縣抗日武裝斗爭史》、《代縣婚喪禮儀》、《世紀之交的印痕》等各類圖書20余本。此后,代縣作者又在山西古跡出版社出版了《走馬雁門》和《代縣文化圖志》,在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大型畫冊,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代縣老照片》、《代縣政協(xié)志》、《代縣古城圖志》、《雁門關志》、《峨口撓閣》、《峨口文化》、《圖說代縣60年》、《代縣民間文化藝術集》,在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了《給我一支槍》等經典力作,充分顯示出代縣文化、出版事業(yè)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由程培甫、馮祥主編的《雁門碑抄》收錄了唐代以來鐫刻在代縣各地的古碑碑文98篇,詔、敕、封誥19篇,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和記錄了代縣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的文化內涵,是挖掘、整理、弘揚雁門文化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由王文藻主編的《雁門詩抄》,分“人物篇”和“形勝篇”兩本?!叭宋锲眳R集了有詩詠代的代州人,或在代地作過官,或因事涉足過代地的83位歷史人物和詠贊他們的230首詩詞,意在讓今人了解古人的業(yè)績政聲,學習古人的品格情操。“形勝篇”則收集了歷代仕宦、詩人、騷客、雅士游覽代州時寫下的300多首詠贊代州壯美山河、名樓勝跡的古代詩詞,意在讓今人更好地挖掘、了解、弘揚博大精深的雁門文化,推動代縣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縣域經濟的振興。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代縣老照片》,收集了代縣從清朝末年到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360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分為古城遺跡、雁門雄關、教育篇章、代商風采、社會百態(tài)、名人佚事、革命史詩等七個篇章,結為一集。翻閱這些泛黃的老照片,讀者可以欣賞文化名城宏偉壯觀的古老建筑,瞻仰歷史名人的風姿俊采,領略代州驕子的雄才大略,感受有識之士的宏圖大志,體會莘莘學子的凌云壯志……透過這些老照片,我們既能追尋歷史,更可展望未來。2009年出版的《圖說代縣60年》,以編年體的形式,按照時間順序,選取每年在代縣大地上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或是能真實反映當時當地具有時代特色、風土人情的歷史照片780多幅,配以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代縣發(fā)展變化的歷史進程,是新中國60年發(fā)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它所包含的信息和所起到的作用會超越時空,成為后人認識歷史演變的生動教材。同年出版的《代縣古城圖志》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讀者介紹了代州古城的歷史沿革、代州古城的城垣、街衢、商貿、衙廨、教育、寺廟、風俗風物、歷史人物等內容,展示了古代州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了解代州古城的窗口。